今天是雙十國慶。祈願我們的國家風調雨順,國運昌隆!
呀呼〜嚮往多時的四天連假,終於正式展開了!首發登場的高潮,是國慶日的各項慶祝活動。煙火或爆竹彷彿像是根深柢固的傳統,自古以來只要逢年過節或重大節日與慶典,人們總想著要配合繽紛煙花來助興活絡氛圍;在國家生日的這天,當然少不了這齣精采安排。
▍古人也喜歡放煙火看熱鬧
遠在十世紀的中國,歷史就已經出現煙火的紀錄。古人也喜歡熱鬧喧騰,更不用說是皇帝與他那些生活在深宮裡的嬪妃們了。
宋末元初之際,周密所著的《武林舊事》就曾經提及西元 1183 年宋孝宗觀賞海潮放煙火的情景,「淳熙十年八月十八日,上詣德壽宮,共請兩殿往浙江觀潮,……。然後在江中點放五色煙炮,煙霧滿江,到煙收炮息,千艘船隻全部藏入隱蔽處,江上空曠一片。」
西元 1225〜1264年,周密的另一本著作《齊東野語》也記載宋理宗在皇宮觀看煙花的故事。直到元朝與明朝,又有更多的詩人或文學家留下爆竹或煙火等的文字紀錄。來到了清朝,煙火相關的應用與紀錄又更普遍了。
▍千變萬化的聲光色化學反應
寂寥的夜空裡,萬紫千紅的煙花炫目又吸睛,讓人看了讚嘆連連。原來這些聲、光、色,全都是來自金屬與火藥燃燒後的爆炸等劇烈化學變化。
因為金屬帶有電子,經過高溫燃燒後會表現出特定波長的焰色反應。於是,業者想到混和不同的金屬化合物,經過調和與配色後繼續做出千變萬化的色彩。
就一般常見的煙火焰色而言,紅色來自碳酸鍶與鋰鹽、橙色來自鈣、金黃色來自草酸鈉等鈉鹽;而綠色來自鋇鹽或銅化合物、藍色來自硫酸銅或氧化鉛,紫色則是來自鉀的化合物。至於鋁、鎂、鈦等金屬,由於燃燒時會發出炫目如白晝的銀白色焰光,所以大都被用作煙火材料的發光劑,藉此提高煙火的亮度更受矚目。
▍空汙可能是美麗背後的代價
2019 國慶煙火,確定在屏東登場!就算不是熱愛攝影的迷哥與迷姊,相信有許多人也早就摩拳擦掌多方打探,想方設法要及早卡位最佳的觀賞方位了。但是,期待現場感動眼前幸福美好的同時,你是不是也注意到煙火所衍生的環境汙染問題呢?
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,應該是空氣汙染問題。確實!根據實測觀察數據顯示,煙火施放的瞬間會造成空氣中的 PM2.5、PM10 濃度急速升高。
過去,〔環境保護署]就曾經在跨年煙火晚會結束後的短短一兩個小時以內,在距離 101 大樓好一段距離遠的古亭空氣品質監測站,監測到當時空氣裡的 PM2.5 濃度居然高達每立方公尺 100μg(微克),很明顯的已經超標 PM2.5 的紫爆標準(每立方公尺 71μg 以上)。
▍注意風向選對位置,更要留心空品監測報告
尤其是在下風處的位置觀賞煙火,最容易首當其衝受到空汙威脅。由於風向往往決定最佳的觀賞熱點,並且影響著煙火拍攝成敗關鍵(熱衷攝影的朋友應該更能體會),在想著卡位最好的位置與角度的同時,也務必要考量身體健康。
這裡所謂的上風處與下風處,主要是針對當時的「風吹方向」做判斷。隨著風吹,下風處順勢聚集了煙火爆炸過後的所有懸浮微粒與灰燼,常常是空氣汙染最為嚴重的地方。特別是對於那些罹患呼吸道與心血管疾病的民眾,更要謹慎防範。
除了風向問題,前往現場觀賞前也要關心近期的天氣預報。台灣在進入秋、冬季節過後,經常會有季風挾帶自中國而來的沙塵暴或霾害;如果剛好又碰上煙火施放的日子,無疑的對空氣品質更是雪上加霜,真的可能值得斟酌要不要出門了。
▍更周全的保護,才能避免直接暴露在汙染中
除了「天空」的空汙問題,也要留心「地面」的環境汙染。因為人潮雜沓,可能要有心裡準備面對滿地的垃圾髒亂。同時,為了「消化」疏通觀賞煙火的民眾,當天活動周圍常常會配合交通管制,或是實施捷運等大眾運輸延後收班等等;無論是那些擠爆道路癱瘓交通的車水馬龍,或是賞完煙火後瞬間擠進車站的大批人群,可能又會是另一波製造廢氣與二氧化碳的汙染源。
其實,舒舒服服的待在家裡看電視轉播,或是上網欣賞網友們的分享,同樣也可以欣賞到五花十色的美麗煙花呀!又何必非得親臨現場,感受擁擠熱鬧的氛圍呢?
好吧〜如果你堅持要看現場,那麼請務必做好萬全準備!建議配合戴上口罩與帽子,並且儘量著長袖衣物,避免身體直接暴露在高濃度懸浮微粒的空汙裡。如果現場條件許可,記得提醒自己多洗手並注意個人衛生。返家後,盡快換掉全身衣物沐浴,保護自己遠離汙染的直接侵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