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序已經入冬,但是天氣似乎沒有明顯跡象要變冷……
反倒是隨著一波又一波的空氣品質警報紅色警訊,流感、腸病毒、黴漿菌等各種流行疾病逐漸蔓延;無論是身旁的朋友圈,或是學校班級的家長群組,陸陸續續時有所聞誰家的小孩班上又有同學被感染,導致整個班級被迫停課。
難道,空氣汙染真的會影響流行疾病的疫情更嚴重嗎?
▍氣候溫暖潮溼,加速助長了疾病蔓延
隨著氣候變遷改變了地球的整體環境,2019 年冬季專家學者推判很可能又是暖冬。
2018 年,英國《自然・通訊》雜誌發表了最新氣候科學報告,內容揭露一項機率預報系統的預計結果——2018〜2022 年可能會是出現極端溫度的「異常溫暖」時期。如果真的如同預測所言,也就不難想像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是沒有冬季的感覺了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冬季不像冬季,反而更像秋季溫暖宜人。隨著季風挾帶境外汙染來到台灣,日夜溫差再加上時不時的陰雨綿綿,反而容易促使空氣不流通,進而助長各種傳染病情嚴重。
▍秋冬之際,流感、腸病毒、黴漿菌伺機崛起
最近這陣子,生活周遭各種哈啾聲、咳嗽聲此起彼落。一開始,許多人很可能以為只是過敏或普通感冒而不以為意,自以為三兩天過後就會康復;直到陸續出現高燒、嘔吐、腹瀉、……等等更多症狀,這才驚覺事態嚴重,但是往往疫情可能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。
其中最常見的,是好發在新生兒或五歲以下幼童身上的腸病毒。發病的初期症狀,很容易與普通感冒或流感混淆而不自覺;直到經過進一步診斷後發現,最明顯不同的症狀在於腹瀉、發燒(約攝氏 38 度的輕微發燒),以及出現在口腔內(或舌頭兩側)與四肢和臀部皮膚的水泡或潰瘍。腸病毒可能經由腸胃道、呼吸道,或是接觸水泡患部裡的液體而感染;至於新生兒,很可能是在母親分娩過程中受感染。
除了腸病毒,今年還爆發相對往年罕見的黴漿菌感染。關於黴漿菌,並非顧名思義如同字面上直接解讀的意思;其實它並不是細菌,而是一種沒有細胞壁構造的小型原核生物,最容易襲擊 5〜15 歲的兒童。主要經由呼吸道傳染,發病時的症狀與「肺炎」非常類似,同樣都會伴隨著喉嚨痛、倦怠、發燒、頭痛,以及長達好幾個星期(甚至是好幾個月)的嚴重咳嗽。
▍「呼吸道傳染」是流行疾病共同傳染途徑
咦〜這些流行疾病的傳染途徑,好像都離不開呼吸道傳染哩!難道是每天呼吸的空氣出問題?
是的,確實與空氣有關。特別是環境裡的空汙懸浮微粒,就足以嚴重威脅健康!不說你可能不相信,但是科學研究結果已經證實,空汙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力下降,並且增加疾病感染機率。
〔國民健康署]就曾經提出呼籲,提醒人們重視空汙懸浮微粒對健康的影響;因為它對人體的健康威脅,很可能遠遠大於其他各種汙染物。一旦空氣品質警報出現警訊時,更是應該要加強戒備,提醒過敏族群與抵抗力較弱的長輩和幼童盡可能不要外出,避免直接危害呼吸道健康。
▍罪魁禍首就是它——空汙懸浮微粒
這些空氣中的懸浮微粒,除了原有成分的毒害物質,很可能還同時夾雜了環境中的各種有機物與無機物,形成了數以萬計成分更複雜的混合物,對人體健康造成更大威脅。
特別是顆粒直徑愈小的懸浮微粒,愈容易進入身體深處沉積。針對不同粒徑大小的空汙懸浮微粒觀察結果顯示,小於 PM0.1 者容易沉積在肺泡組織、小於 PM2.5 者容易沉積於支氣管;PM2.5〜10 者則是容易沉積於鼻腔上部位等呼吸道深處,大於 PM210 者容易沉積於鼻或咽喉等部位。
其中,又以 PM2.5 懸浮微粒對人體健康的威脅最大!在進入人體後,甚至可以直接穿透進入血管,長驅直入細部肺泡組織;進而干擾血紅素與氧氣結合、影響肺部的正常氣體交換功能。積年累月過後,很可能誘發呼吸道與心血管疾病,並且增加罹癌風險。
▍你可以這麼做,全方位關照自己的健康
既然身處在空汙如影隨形的大環境裡,外出的時候我們務必盡可能配戴口罩,並且勤加洗手、避免直接以手觸碰口鼻;藉此加強自己的個人衛生,確保降低感染風險。特別是在空汙嚴重或流行疾病好發高峰時期,更應該確實嚴格遵守,隨時隨地關照自我健康。
此外,也應該落實規律生活好習慣,同時配合均衡健康飲食。這麼一來,才能從裡到外全方位強化身體各方面的生理機能,強化免疫系統,降低外在環境對健康的影響。
如今,空氣清淨機幾乎已經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生活家電。找時間,務必從新檢視自己的使用習慣正確;同時根據品牌或機種使用說明,定期更換濾網等相關耗材。有機會不妨多方比較不同品牌的空氣濾淨技術,客觀評估自己的使用環境與需求,以確定購買到的是真正適合的產品。